党政办公室
 本站首页 | 部门介绍 | 动态信息 | 服务指南 | 保密教育 | 学习园地 
 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保密教育>>正文
 
数码产品日常使用须谨慎
2014-10-14 09:33  

随着数字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,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MP3、MP4、电子书、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等消费娱乐类数码产品已经融入到了人们日常工作、学习和生活当中,大家更多感到的是这些产品提供的极大便利,而忽视了其信息安全隐患。近年来,因数码产品使用不当所导致的失泄密事件时有发生,应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。

一、娱乐类数码产品

对于平板电脑、MP3、MP4、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、电子书等消费娱乐类数码产品,其可能导致泄密的原理与移动存储设备导致泄密的原理是一样的。这些数码产品有的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存储容量的移动存储介质,如MP3、MP4、电子书等,只是其主体功能更强调娱乐性,但实质上是移动存储设备的“变身”;有的则是将移动存储介质嵌入其中,如平板电脑、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等,实质上是移动存储介质的“容器”,这类数码产品的安全性更易被忽视。市场上常见的存储介质有CF卡、SD卡、SM、记忆棒等,存储容量相对较大。数码相机、摄像机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据文件保存在这些存储介质中,而这些存储介质除了可以记载图像文件外,还可以记载其他类型的文件,通过USB接口和电脑相连,就成了一个移动硬盘。所以,如果对这些数码产品的移动存储功能认识不足,管理或使用不当,就会像U盘一样轻易地造成泄密。

二、手机产品

通过手机造成泄密的可能性比娱乐类数码产品更大。一方面,手机通信传输系统是开放的无线通信系统,通信信号在空中传输,只要有相应技术设备,就可以截听通话内容。另一方面,现已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还可以与互联网无线连接,本身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或移动存储介质嵌入插口,所以在手机通话中谈论涉密内容、用手机发送或存储涉密信息、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等行为,都会造成泄密。

三、防范措施

根据当前实际,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,完善管理机制,对涉密单位数码产品的购买、使用、维修、回收等环节加以规范和约束。在产品购买上,要确保供货渠道安全。在使用管理上,要将数码产品与纯粹的数据存储移动设备等同起来,严格按照保密规定领取、使用和交回;对于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、录音笔等产品要严禁公私混用。在维修上,要对技术工作人员全程跟踪,并在指定地点维修,产品(或其中的硬盘设备)不能带出指定地点,严禁维修人员和其他人员拷贝存储器中的数据。在回收方面,报废的产品必须按涉密载体管理的有关规定销毁,并严格履行报废程序。

上一条:警惕微信泄密
下一条:计算机泄密的主要途径与防范技术
关闭窗口
 

福建开放大学-党政办公室